永和復康醫院 復健科
專業復健醫療團隊 為您服務
復健科醫師、物理治療師、職能治療師、語言治療師、心理治療師
扁平足
人體的足部有一個很重要的構造,就是「內縱足弓」。所謂「扁平足」,就是指舟狀骨向下移位,造成內縱足弓的塌陷;因而在踏地時內縱足弓消失,同時後足部會呈現「外翻」的現象。大致上可分為先天因素和環境因素兩大類:
(一)先天因素:
-
先天性蹠骨黏合:有些小朋友先天有蹠骨黏合的現象,最常見的是蹠骨和距骨的黏合,此種黏合會造成「僵硬型扁平足」。
-
先天性韌帶鬆弛:有些小朋友先天有全身韌帶鬆弛的現象,此種韌帶鬆弛的現象不限於足部,在足部以外的關節也會發生。
-
遺傳因素:有研究報告指出,扁平足具有遺傳性。也就是說,扁平足的父母,較有可能生出扁平足的子女。
-
性別:在國外有關扁平足發生率的文獻,都是女生略多於男生。台灣小朋友的研究中發現:扁平足的比率反而是男生略高於女生。
(二)後天因素:
-
肥胖:愈「胖」的小朋友可能足弓會愈「扁」;在國外的文獻中也有提到類似的推測。然而在我們所做的研究中發現,「胖」並不會影響足弓的高度。也就是說愈「胖」的小朋友,足弓不一定愈「扁」。
-
穿鞋:在國外最近幾年的研究發現:穿鞋子的小朋友比不穿鞋的小朋友更容易得到扁平足。而且穿著正式的包趾鞋比穿拖鞋、涼鞋得到扁平足的機會更高。這似乎意味著六歲以前的小朋友應盡量打赤腳(尤其在家裏),即使外出也應盡量穿著拖鞋或涼鞋。可惜國人的生活水準太高,幾乎在幼兒學步時即已穿著包趾鞋,使得我們很難有機會研究台灣小朋友「穿鞋與否」和「扁平足」之間的關係。
孩子有足弓問題時會出現的症狀:
-
站著時,感覺有脊椎側彎現象(例如高低肩、身體呈S形或C形)
-
脫鞋子時,足部內緣幾乎貼近地面(亦內側面磨損較為嚴重)
-
孩子在單腳站或單腳跳時較困難
大動作協調問題勾選項目
-
孩子耐力差,大量的時間要人家抱或做推車?
-
經常跌倒,平衡感不好?
-
走路內外八,提醒過後,不良姿勢一下又回來?
-
走路或跑步像木頭人,經常同手同腳?
-
到了四歲多,腳的足弓都還沒有開始發展?
-
已經上小學了,跑步的肌耐力還是很差?
1-3歲的訓練遊戲
◎我是彈跳高手:讓孩子直接上彈跳床作訓練。
◎腳尖墊高高:訓練孩子踮腳站立,例如拿高處的物品或冰箱上的磁鐵
◎靈活小腳丫:坐姿下以腳指挖握小積木小彈珠或是拆解組合好的雪花片,訓練足底小肌群運動
4-6歲
◎一直線走:地板貼直線,寬約10公分,加強平衡能力以減少跌倒現象及改善步態異常
◎金雞獨立與套圈:單腳站立,另一腳以腳指抓握小物體。也可換成腳板勾圈圈套入套環
◎單腳跳格子:練習單腳跳躍動作(原地或向前皆可)
7歲以上
◎撕報紙:在坐姿下雙腳腳指用力方式,將報紙撕開來,再將報紙揉成一團
◎小腿伸展運動:前弓後箭姿勢伸展小腿肌群,雙手須有支撐輔助為佳,約持續30秒,重複五到十次。
◎腳底伸展運動:給予足底筋膜輕微的按摩。